拌饭酱食谱网

首页 > 拌饭酱网专题列表 > 自热食品 >

自嗨锅估值超过10亿美金,自热食品新品牌如何成功破圈?


5月6日,互联网餐饮品牌自嗨锅宣布完成逾亿元C++轮融资,投资方为北京泰康投资。

记者了解到,自嗨锅本轮融资的投后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金,成为一家零售餐饮独角兽。

自嗨锅成立于2017年,创始人蔡红亮也是互联网零食品牌百草味的创始人。蔡红亮在早前的采访中向记者表示,创业的过程也是市场预判和验证的过程,过往20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拥有了相当的行业和市场敏感度。

他认为,自嗨锅能够成为爆款的原因在于产品力、品牌力、渠道力,并披露了自嗨锅的成长计划:第一个阶段是2018年-2019年,作为互联网餐饮的开创者;第二个阶段是2020年-2025年,打造一人食餐饮标准;第三阶段是2026年后,成为中华料理尖牌。 copyright dedecms

据悉,本轮新融资完成后,资金将投入到新品牌打造、供应链建设、产品研发和创新,从“自嗨锅”到“自嗨锅出品”,从“互联网餐饮开创者”到“打造一人食餐饮标准”。

自嗨锅最初是作为自热火锅出道的。其产品上架之前,自热火锅品类的玩家既有以海底捞为代表的传统火锅势力,也有良品铺子、三只松鼠等互联网零食品牌。

作为后来者,自嗨锅从2018年初上市后迅速以“半个娱乐圈都在吃”的品牌计划占领市场,上市三个季度销售额突破亿元。其后产品销售一路高歌猛进,到2020年,公司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。

过去三年中国市场的自热食品行业也是发展迅速。根据英敏特发布的报告,方便食品中的自热食品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4.4%攀升至2019年的7.6%,虽其2019年销售额为71亿元人民币,但总体增速迅猛。青铜资本在报告中表示,自热食品不仅覆盖了18-29岁的一人食市场,还抓住了火锅消费群体,解决了一个人吃火锅的尴尬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自嗨锅方面在新闻稿中披露,其目标远不止“单单自热食品的赛道”,而是完成从自嗨锅到自嗨锅出品的跃层迭代,“将中华料理带到全球每个角落”。

具体来说,他们要通过在产品力、品牌力、渠道力三方面的深耕细作,以大赛道、小品类、高频次打造出N个新品牌。

“我们要做的是除了好吃之外也好玩或者有趣,是一个可以被多维度记忆的立体品牌。”蔡红亮曾在2020年完成B轮融资后透露,也很看好饮料、方便菜等后续增长点。

事实上,早在2019年,自嗨锅就展开了网状矩阵式的产品创新,推出自热煲仔饭等新品类,SKU进一步丰富;其后,自嗨锅的产品动作包括煮面系列子品牌“画面”和螺狮粉子品牌“臭臭螺”,团队将此定义为从“自嗨锅”向“自嗨锅出品”的迭代。

在产品创新之外,自嗨锅从2020年开始自动化科技工厂建设,3个月建成10家工厂,总计45万平方。将米、面、粉、菜等自动化设备研发和投产,进一步提升产能效率,树立标杆成就自嗨锅的规模和地位。

对于自嗨锅的自我迭代,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早前分析表示,无论是画面、自嗨点等新品的陆续推出、线下渠道的进一步铺设,还是参与起草自热方便食品行业标准,引领全行业进阶升级,都进一步巩固了自嗨锅的行业领导者地位。
长线资本加码

互联网餐饮新品牌的巨大市场、企业创始人的连续创业者经历、产品推向市场后的势如破竹,这些要素都让自嗨锅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。

2019年,华映资本向自嗨锅投资数千万元,成为A轮融资的独家投资方;其后的2020年初,自嗨锅的过亿元B轮融资由经纬中国独家拿下;2020年10月开始,C轮系列融资先后得到中金资本、经纬中国、兴旺投资、北京泰康投资的支持。

经纬中国合伙人王华东表示:“自嗨锅在完成C轮融资后沉下心,夯实供应链基础,深耕产品研发。扎实的后端能力,让自嗨锅在春糖(记者注:成都春糖会)推出多个系列的新品类,也让未来更多的‘自嗨锅出品’成为可能。”

前述两家作出分析的投资机构中,华映资本是自嗨锅最早的外部机构投资人,经纬中国是公司最大的机构投资人。

据此前媒体报道,自嗨锅2020年10月的融资是以5亿美元的估值进行的。有自嗨锅投资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,本次C++轮融资后的公司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。

自嗨锅最新一轮融资的投资方是险资背景的北京泰康投资。北京泰康投资是泰康资产旗下的专业化私募基金管理平台,也是原保监会批准的第一批保险私募基金管理人。

险资是典型的“深口袋”资金,也就是说,机构管理的资金雄厚,有长期投资的能力。随着2020年的险资“松绑”,险资股权投资可以向更注重对代表未来方向的高新技术、先进制造及新消费等领域进行投资。

从北京泰康投资的公司介绍也可以发现,其投资主要关注大健康、创新科技、大消费领域。就本次投资自嗨锅,北京泰康投资首席执行官黄升轩表示,将借助资金和资源的优势,推动泰康的渠道和客户资源为自嗨锅赋能,成为自嗨锅长期的战略伙伴。

长期来看,餐饮仍将是资本关注的重要领域。有投资行业人士此前分析表示,随着中餐制作标准化提高、餐饮供应链发展、跨界人才加入,中国本土在未来10年将有更多千亿级餐饮企业出现。